首页  对标竞进

立项名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五周年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评估中心)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11-21浏览次数:10

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五周年典型案例》,正式公布124个典型案例名单。

10月17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四川省教育厅在重庆荣昌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联合专项组2025年度工作会,同步上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云端展厅”,84个标志性成果案例通过线上平台开展集中展播。

据了解,为全面总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五年实施成效,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内容,今年5月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展示活动”,经广泛征集,共遴选124个典型案例、84个标志性成果案例,入选案例涵盖合作机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五大重点任务,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其中84个标志性成果案例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五周年云端展厅(http:// cyedu.cqnews.net)进行展播,全面呈现五年来成渝教育从“政策协同”到“实践融合”、从“资源对接”到“生态共建”的深度跨越。

目前,124个典型案例详情及84个标志性成果案例的短视频、图文报道已在云端展厅全面上线,公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展厅查询相关资讯。该展厅作为成渝教育协同发展的数字化永久数据库,后续将动态更新两地协同新举措、新成果。

此次遴选的典型案例、标志性成果将为川渝两地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实践中参考借鉴,以教育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断汇聚和贡献川渝力量。

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五周年典型案例

重庆市

序号

类别

牵头单位

案例名称

1

合作机制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打破行政壁垒 成渝共推自学考试一体化发展

2

合作机制

重庆市教育战略发展研究会

唱好“双城记”  融汇“教科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科技人才融汇发展论坛

3

合作机制

万州区教育委员会

万向通达·云上开来——联动创生职业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

4

合作机制

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匠心筑梦·枢纽聚力——成渝中部职教联盟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5

合作机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强师赋能 合力打造跨区域合作典范

6

合作机制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双城共育银发人才 职教赋能康养未来——构建跨区域西部大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7

基础教育

涪陵区教育委员会

协作共进·互联共享——立体推进成渝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

8

基础教育

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协同破局,幼有优育 渝中区学前教育协同发展探索

9

基础教育

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

立足“三维联动”构建教师协同发展新生态

10

基础教育

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双城思政一体化:沙坪坝区·武侯区教育协同创新样本

11

基础教育

南岸区教育委员会

赛研一体·校际融通——共建成渝双城中小学全面育人新机制

12

基础教育

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数字赋能教育协同·资源共享共促均衡

13

基础教育

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以绘本为翼 成渝特教协同教研赋能特殊学生成长

14

基础教育

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古道牵双城·教育共前行——双城古道联盟教育协同发展的江津实践

15

基础教育

合川区教育委员会

知行共践·创新共探——“行知行”教育共同体激活双城协同新动能

16

基础教育

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川渝”协同促均衡·城乡教育共发展——永川区助推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创新案例

17

基础教育

綦江区教育委员会

綦营恩三地协同 探索成渝“10+20”共同体实践路径

18

基础教育

潼南区教育委员会

党建统领·区域协同·数字赋能——遂宁潼南教育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

19

基础教育

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锚定“131”,聚焦一体化——川南渝西联动再添新样板

20

基础教育

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筑牢川渝思政协同根基 奏响双城育人共鸣强音

21

基础教育

梁平区教育委员会

从签约到深耕 梁邻“蝶变”进行时

22

基础教育

忠县教育委员会

签约15地!忠县教委以教育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基础教育协同大发展

23

基础教育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

国家级新区联动 携手共建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标杆

24

基础教育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智美同行·全域共荣 “新智慧美育”共同体创新实践

25

职业教育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产教同频,智造“芯”生态——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服务成渝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实践

26

职业教育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破壁·融合·开放——成渝职教协同擘画双城发展新范式

27

职业教育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川渝中部携手,“电”亮协同创新征程

28

职业教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协同 创新 赋能 成渝医药职教的发展之路

29

职业教育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破壁融合:成渝生物医药人才的“协同密码”

30

职业教育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协同·智造未来——成渝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破圈”与“生长”

31

职业教育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政校园企联动、产城职创融合——数据激活川渝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动能

32

职业教育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以产教联盟为纽带 协同培养成渝地区文化旅游人才

33

职业教育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党建共建引领·共育金融英才

34

职业教育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联动65校、汇聚49企!渝商务职院激活成渝产教动能

35

职业教育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川渝59家单位聚力 共筑化工育人标杆

36

职业教育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优势互补·产教融合——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酒店职教联盟的产教融合探索

37

职业教育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双城协同・文创破界——巴蜀文创(数字)产教联盟赋能成渝文旅

38

职业教育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

立足“两大聚焦”,培育“技能+智能”型匠才

39

高等教育

重庆大学

创新转化模式·深化赋权改革——唱响成果转化服务成渝发展“协奏曲”

40

高等教育

西南大学

双教携手·多维联动——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新生态

41

高等教育

西南政法大学

以法治之光 铸就成渝法律人才高地

42

高等教育

重庆医科大学

双城同心·医路铸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43

高等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

以语言为舟,重师国际中文教育助推文化“出海”

44

高等教育

重庆邮电大学

成渝双城“芯”动力——重邮-电子科大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45

高等教育

重庆交通大学

崇德向善·红岩铸魂 “1+1+N”三位一体模式育时代先锋

46

高等教育

四川外国语大学

战略引领,语通世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创新实践

47

高等教育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村落可持续发展案例

48

高等教育

重庆理工大学

3D打印破核“芯”·成渝协同育人才

49

高等教育

重庆科技大学

以“链”破局·以“融”促兴 强力支撑成渝产业集群建设

50

高等教育

重庆三峡学院

川渝科技协同发展的三峡实践

51

高等教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五维联动·五载深耕 国际理解教育联盟助推成渝教育焕新“出海”

52

高等教育

重庆工程学院

成渝校企协同破解高原矿业技术难题

53

高等教育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融贯·协同·共创——成渝人居环境学科融贯育人新范式

54

社会教育

重庆开放大学

三维创新实践引领 共筑成渝协同终身教育新生态

55

社会教育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川渝协同,助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56

社会教育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学科创新+赛事育人!成渝30校播音联盟,赋能双城传媒人才培养

57

社会教育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深耕小语种育才沃土,赋能“一带一路”倡议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

58

社会教育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双载体+订单班 助力成渝职教与产业同频

59

社会教育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数智文创·协同破界——职教合作激活文旅经济活力

60

社会教育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三链融合·火锅飘香——全国火锅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双城

61

社会教育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从“单打”到“抱团”!川渝数智职教搭起产教对接桥

  四川省

序号

类别

牵头单位

案例名称

1

合作机制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

产教融合视域下 中高职五年贯通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

合作机制

内江市教育和体育局

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行知行教育共同体建设

3

合作机制

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

4

合作机制

达州市教育局

区域协同 职教先行 达州市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

5

合作机制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跨区域协同教研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眉山·涪陵基础教育教科研协同发展

6

合作机制

川北医学院

建立川北医学院与重庆市高校、医院科学研究合作机制

7

合作机制

四川文理学院

聚势·赋能·提质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8

合作机制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联合探索航空领域产教融合新机制和新形态

9

合作机制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智慧通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成渝数字经济发展

10

合作机制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共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教联合体

11

合作机制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教协同育人联盟

12

合作机制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共建共享聚合力数智法治育人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司法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13

合作机制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全国广电和网络视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14

合作机制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

产教融合赋能汽车产业,双城协同培育技能人才——资阳市“智能制造+”产教联盟体

15

合作机制

遂宁工程职业学院

产教融合 携手筑梦 依托“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区域产业与学生就业

16

基础教育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

构建川南品格教育联盟推进跨区域德育协同发展

17

基础教育

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立足城乡一体 助力双城建设

18

基础教育

雅安市教育局

构建“三共三深”模式 推进雅安教育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19

基础教育

邻水县教科体局

邻水县深化区域教育协同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

职业教育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赋能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合开展全国航空航天装备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1

职业教育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牵头成立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22

职业教育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产共促 人才共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产教联盟

23

职业教育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双城协同育匠才 产教融合铸引擎——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赋能成渝职教协同发展

24

职业教育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技术双支撑

25

职业教育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赋能成渝产业发展,共推双城经济圈建设

26

职业教育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赋能酒店行业协同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酒店职教联盟

27

职业教育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广安职院融入重庆职业教育圈行动计划

28

职业教育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三共四体”驱动产教融合新生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推成渝电子信息产教融合

29

职业教育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双城中文+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30

职业教育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区域发展 巩固巴中成渝联动发展配套地、供给地和目的地定位

31

职业教育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打造区域幼教协同发展新高地

32

职业教育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破解民生服务难题——川渝“一老一小”数智康养服务技术创新平台

33

职业教育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共建·共享·共赢——成都轨道交通职教集团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

34

职业教育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校企优势互补  产教良性互动——商用飞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发展典型案例

35

职业教育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川渝工业文化铸匠魂 双城教育协同育新人——成都工匠文化教育博览园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36

高等教育

四川大学

深化校地合作,共筑双城经济圈教育新高地

37

高等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38

高等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

共建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39

高等教育

西南石油大学

以能源领域创新为核心 赋能地区教育协同发展

40

高等教育

成都理工大学

川渝共建安全节能环保土木工程先进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41

高等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

聚焦区域发展需求 打造协同创新高地 开展“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成渝地区专场活动

42

高等教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产教科协同,共筑成渝气象与科技人才新高地

43

高等教育

四川轻化工大学

构建跨域协作新格局 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44

高等教育

四川农业大学

深化校际协同,打造成渝农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标杆

45

高等教育

西南医科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学院校就业创业协同创新发展

46

高等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

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成渝文化教育协同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教育研究院

47

高等教育

西华师范大学

推动成渝地区基础教育一体化建设

48

高等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

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协同创新试点——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49

高等教育

内江师范学院

成渝以甜聚力 教育协同致远——内江师范学院协同推动成渝地区甜文化传承与发展

50

高等教育

宜宾学院

创新构建“产教融合+区域联动”特色发展模式

51

高等教育

四川音乐学院

音润心灵·向美而行——以美育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52

高等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

成立西南地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联盟

53

高等教育

成都大学

第二届“川渝云贵”青少年校园足球及学校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54

高等教育

四川旅游学院

川渝产教融合创新示范-数智文旅赋能文旅融合应用型

55

高等教育

四川旅游学院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及其协同机制和路径的探索

56

高等教育

四川警察学院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安教育和公安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项目

57

高等教育

成都文理学院

坚持开放合作 创新运行模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校际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58

高等教育

成都师范学院

成渝学前教育协同创新  共筑教育新未来

59

高等教育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成渝联动 光影闪烁:成渝影视发展大会助力共创影视新视界

60

社会教育

成都东软学院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 构建“八协同”育人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实践

61

社会教育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会计领域教育协同实践与探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网+会计”协同创新中心

62

社会教育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

四维驱动、产教协同——打造智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金地

63

社会教育

四川开放大学

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终身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文章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