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袁亮院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大有作为!
时间:2024-05-24 15:46:19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编辑:admin
    查看:73

中国教育在线:袁院士您好,非常高兴邀请您参加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本届高博会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题,您如何理解这“三融”?参加本届高博会您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袁亮: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并做主旨报告。今年的高博会,无论是参加会议的人员,还是参与高博会的企业、高校、政府,都达到空前规模,以实际行动推动了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有机融合。最重要的是,高博会集中展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我认为,高博会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同时又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重要“桥梁”,有力地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融通进一步推广落实到教育、企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奋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安徽理工大学也参展了本次高博会的高校专区,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主要展出的内容和亮点?

袁亮:结合本届高博会的主题,我们认真做了功课。安徽理工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是依托行业背景的部委直属高校,下放到地方以后,办学的底色不变、发展亮色彰显。这一次我们展示突出三个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必须要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安徽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受到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欢迎。每当我访企拓岗,和企业家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听到企业肯定表扬我们的毕业生,我非常高兴,也很惊喜。但是,也有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看法,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对我说道,“校长,现在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弱,希望引起你的重视”。就这个问题,学校展开了大讨论,要从源头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科专业的基础课怎么加强,专业课怎么设置,必须要和相应的企业行业深度对接,所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是一句口号,真正难的是怎么做到融合。我们经过思考实践,探索出通过与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去实现,所以在我的工作时间里,相当多的时间是和企业开展深入交流战略合作,其中第一条就是双方共同来培养人才,第二条就是合作搞科研创新,共同申请国家行业项目,通过项目还是要培养人才,第三条是校企共同申报、拥有知识产权。几年下来,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这是我们第一个亮点,培养的人才受欢迎。不断有企业董事长告诉我,为什么安徽理工大学毕业生享受“双一流”高校人才的待遇,不但动手能力强,而且组织性、纪律性强,同时创新能力强。这就是我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加上和企业行业深度对接,改变了过去在人才培养上的传统模式。这次我们把这个特色系统地总结,在高博会上予以了全面展示。

第二个亮点就是人才。我个人认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如果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再好的学校、牌子再老的学校,都可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当中被淘汰。我可以自豪地说,近几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在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上下大力气了,因为我们办学的位置不利,并不在中心城市,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靠要,靠天收”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突破,不能在家里面等,我亲自带队走出去搞宣传,介绍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力落实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的引育环境,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原来国家级人才除了我之外基本上是零,到现在全职在安徽理工工作的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大国工匠等国家级人才达14人。在同类高校里,我们应该属于第一方阵。

有了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后,一下就把我们学校里相关学科专业带动起来了,呈现出一个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什么叫良性现象,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学校五年前5700个本科生,升学率只有16%,去年7500个本科生,升学率达到31%,关键是这31%里有一半,近1100人考上了“双一流”院校。它是呈一个良性循环态势,因为办学声誉来自很多重要指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就是高质量就业。马现在广大的考生和家长越来越理性,不再是选城市,现在开始选学科专业、选就业,之后才是选学校。在观念的转变之下,安徽理工大学是受益者,我们过去在安徽省属重点高校里,录取分数线靠后,去年我们进到了前三,在省内高校排名第五,这都是得益于我们在人才方面瞄准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三个方面就是主动调整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提出要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实际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基本包含在这十大新兴产业里。提出十大新兴产业之后,我第一时间思考,我们的办学方向要调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这五年当中我们停招了20多个专业,新增了24个新兴专业,而且以工科为主,突出新工科特色。

中国教育在线:停招的主要是哪些专业?

袁亮:主要是不适应产业需求以及分得太细太窄的专业,比如说资源经济学等。我们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构建了安全科学与工程高质量学科群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组建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学部、医学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学部等三大学部,引导传统学科向新兴领域转型升级。同时,学校还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共建了9个本科生“创新班”,建设22个国家及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等四大新兴学院,理工医融合、科教产融汇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老牌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也探索和发展了很多新的模式,尤其是在最先进、最前沿的一些学科专业方向上,已经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的成果经验。刚才您提到的一个核心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您如何看高等教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们的高等教育和高校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袁亮: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积极行动和响应的,就是高等教育。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统筹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它是一个闭环。

为什么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个应该行动、响应的就是高校?因为就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而言,有两个“性”是不可替代的。第一,它需要基础领域的先导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基础研究领域不仅仅是创新问题,还涉及到我们能不能够培养出能够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还有就是平台建设有没有聚焦国际前沿,聚焦新质生产力涉及到的人工智能、信息化等等方面。以前我们总是习惯跟着别人后面走,但是从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始,就要有本事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中国人的担当和作为。这些都是高等教育体系才能够承担的任务,因为高校里集聚了一大批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精兵强将,但现有的师资队伍支撑力不够,我们要搭建平台,要创造条件,要让人才辈出,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上打头阵、当先锋。

第二个就是引领性。近十年来高校获得了60%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90%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基础性和引领性是相辅相成的,不但不矛盾,而且相互支撑。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大有作为!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涉及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怎么能够催生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高校需要赋能担当、主动作为。我们要深入走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道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破解高等教育难题重任。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如何构建创新体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袁亮:有组织的科研要成为高校科研创新的一个基本模式,我们很多重大的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足够支撑的大的团队。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都是举国之力,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比如“两弹一星”等,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都把它攻克了,让世人刮目相看,不敢小视中国人。现在强调有组织的科研,我认为不需要讨论,就是应该成为一种基本模式,这是第一条建议。

第二,有组织搞科研要聚焦年轻人。并不是说我们这个年龄不行了,而是要老中青结合。国家的出路在创新,创新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人的思维碰撞最活跃,有人讲45岁以下,有人讲35岁以下,我认为年龄不是主要的,而是要把我们优秀的青年教师、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组织起来,要让他们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搞科研,甘坐冷板凳。只要是体制机制的一些阻碍克服了,一定能够产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同时解决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卡脖子”的问题和短板。

第三,要形成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有组织科研的环境和氛围。因为只有高校是不够的,应该是政产学研用结合共同构建一个中国特色的有组织科研的良好氛围。让国家花的钱、企业花的钱,花到刀刃上。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装备技术落后,恰恰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好的、新的技术不能够及时有效应用到相关企业、相关行业中去,写不到我们的教科书里去。所以加快形成一种高效支撑有组织科研的制度和氛围,是我的第三条建议。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第61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