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聚焦“两代会”】六大聚焦、“三步走”战略:“十四五”川轻化这样干!
[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3月3日
  查看:183
  来源:

750-3.jpg

       重要的节点,标注着时间的分量,确立起前行的坐标。3月3日,我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举行。大会书面审议的学校十四五规划,将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学校发展擘画宏伟蓝图。美丽的愿景,展现了“因势而谋”的新指南,吹响了“应势而动”的新号角,更提供了“乘势而上”的新舞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来看一看,“十四五”期间,四川轻化工大学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目标!

聚焦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紧扣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 展主线,围绕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强化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助推高质量发展,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各项举措当中以构建学校新发展格局。

聚焦创新发展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加强战略布局和高水平科研基地、 科研平台建设,夯实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力弘扬创新文化, 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制,培育创新人才,加快教学科研 创新,提升源头性科研创新能力,力争成为前沿基础研究和知 识创新的重要源头。 

聚焦数智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高度重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问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 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 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创新 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加强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数 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加强网络间校际、国际协作,强化信 息化能力建设,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使“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学校各项工作。 

聚焦学科建设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双一流”为牵引,重点支持优 势学科(专业学位)冲击博士授权点,统筹规划、动态调整, 确保高端人才、学科建设经费、支撑条件建设向优先支持学科 (专业学位)倾斜,着力打造学科高峰,切实增强学校核心竞 争力。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岗位管理,优化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队伍结构,提升人才竞争力,努力建设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为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两个核心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治理体系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通过更加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更加灵 活的办学机制,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有效突破发展瓶颈及制度性制约,充分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开放务实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三步走”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四川轻化工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重点突破阶段。从现在起到 2025 年、即建校 60 周年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突破口,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全面提升阶段。到 2035 年、即建校 70 周年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 本建成区域性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第三步,整体跨越阶段。到 2045 年、即建校 80 周年时,一批学科进入中国一流学科,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川内一流大学水平,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 

大学。

       “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奠基期,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原创能力的基础上,以两个点为突破口,率先在两个点上取得丰硕成果,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步是发 展期,在前期突破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学校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第三步是腾飞期,部分学科进入中国一流行列,学校成为川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展望二〇三五年、即建校 70 周年,学校将基本建成区域性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展现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的发展思路是:深入实施“652”发展计划,全面开创“652”2.0 版新局面,实现“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成人才培养质量更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的创新大学、 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发展目标。 


编辑:康珺;摄影:杨飞;审核:吴斌


【编辑:admin】


(微信扫描分享)